为加强学校实验教学内涵建设工作,推进实验教学教革,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实践育人水平,提高大学生创新、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务处联合实验实训中心组织召开实验教学内涵建设分享交流会。此次会议参加人员为各学院分管实验实践的负责人、各省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实验室成员、各学院实验课程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各学院承担实验课的教师,以及对实验教学内涵建设感兴趣的教师。共同探讨实验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路径。
分享会于11月13日下午1点10分在国交中心报告厅拉开帷幕,教务处王光副处长出席并致辞。会议共围绕六个主题进行分享交流。

主题1: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由国际传媒学院院长助理王胤副教授做关于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资源建设的主题发言。王胤老师与吉林省广播电视台、长春广播电视台、吉林出版集团合作,积累了很多的企业资源,采用了将课程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主题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由国际文化旅游学院系主任朱伟健老师做关于长白山冰雪旅游人才培养人才订制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主题发言。将长白山冰雪旅游做了人才培养定制班的模式,重点打造定向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主题3:校企合作实验课程,由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王智岩副教授做关于智融未来—大数据专业课赛一体化与校企深度融合发展案例的主题发言。通过课程与比赛的结合,并整合行业资源、企业资源和图书馆等多方资源,融入到课程中去。通过课程设计,达到有目标、有对象、有规划、有实施、有检查、有总结。实现对课上目标、课后目标和课外目标三个目标的达成,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主题4:实践教学课程建设,由国际艺术学院姜明钰副教授做关于AIGC+新时代高校实践课程成果展示的主题发言。以OBE理念为导向,构建了基于AIGC+的美育课程体系,结合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完成教学环节,并展示了众多与课程相对应的艺术创作成果。

主题5:课赛一体化,由国际商学院系主任李建军副教授做关于人力资源大数据软件分析课赛成果展示的主题发言。通过场景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设计,对于教学内容实现听、看、练、用,从而将课-赛-证有机结合,既提升学生对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获得了丰硕的大赛证书成果。

主题6: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由人工智能学院李玲教授做关于《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课程思政案例的主题发言。把一门看似枯燥的课程,将工匠精神、批判性思维、挑战常规、超越自我的精神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课程中。

最后,由实验实训中心主任王珏辉教授做关于新文科视阈下实验教学内涵式发展的思考的中心主题发言。从新文科、实践教学体系、实验实训教学内涵和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四个方面做了有益的指导,并对本次会议内容进行总结。
此次实验教学内涵建设教师分享会的成功举办,对于推动学院实验教学课程改革、扎实做好实验课程建设以及持续推进实验课程建设思路、体系和模式的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实训中心将继续关心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成长和提升,为学校的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